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,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()

A . A.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 . B.严重创伤,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. C.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尽量选择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. D.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即可停药,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. E.对有肾功能障碍的病人,要注意延长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

时间:2022-08-29 21:40:53 所属题库:外科感染题库

相似题目

  •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,哪项不正确()。

    A .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 . 严重创伤、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. 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. 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可停药,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.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,首次给药后,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/2~1/5

  • 下面对应用抗菌药物出现毒性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()

    A . 神经系统:长期应用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等对神经有毒性,可出现重听、耳鸣、耳聋、眩晕及定向障碍等症状,轻者停药后可恢复 B . 胃肠反应:磺胺类药物、四环素族、红霉素等口服后常可引起食欲缺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等 C . 精神症状:一些患者应用庆大霉素后出现欣快感,个别人甚至成瘾 D . 造血系统:氯霉素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,严重者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。磺胺类药、新生霉素等也对造血系统有损害。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,如有异常,应及时停药 E . 肾损害:多黏菌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、磺胺类药等,可引起肾损害;肝损伤:红霉素、四环素、磺胺类药及头孢菌素等,大剂量亦可引起肝损害

  •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,下列哪项叙述中不正确()。

    A . 肾功能中度减退,首次给药后,每次给药应给予正常剂量的1/5~1/2 B .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C . 严重创伤、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D . 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即可停药,不需要使用更长时间 E . 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

  • 下述抗菌药物的应用目的和外科适应证中错误的是()

    A . 抗菌药物的应用目的是治疗已经发生的感染和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 B . 抗菌药物应用的外科适应证包括:无局限化倾向的外科感染:如急性蜂窝织炎等;配合手术治疗外科感染:如急性腹膜炎 C . 抗菌药物应用的外科适应证包括:严重创伤:如开放性骨折;大面积烧伤;结肠手术前后;急症手术患者,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感染者 D . 抗菌药物应用的外科适应证包括:患者营养不良:全身情况差或手术过程中伤口有明显污染者;进行人造物留置手术:如人造血管移植等 E . 抗菌药物应用的外科适应证包括:甲状腺囊肿手术怀疑有上感者;因骨盆过小行剖宫产手术者;闭合性肱骨骨折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者

  • 抗菌药物应用中,下列哪项属错误()

    A . A.病毒感染不用抗菌药物 B . B.疑为细菌感染。应先送培养标本而后经验性选药 C . C.培养结果出来.根据其药敏结果调整药物 D . D.当应用抗菌药物24小时未见效立即改选其他药物 E . E.一般感染抗菌药物用至症状体征消失后3~4天

  • 下列有关抗菌药物的排泄的叙述中,哪一项是错误的()

    A . 经粪便排泄的抗生素主要为大环内酯类、四环素类、利福平,口服使用的氨基糖甙类和万古霉素 B . 氨基糖甙类和头孢菌素可经血液透析消除大部分,故透析后须加1次剂量或半量 C . 氨基糖甙类在碱性尿中作用较强,四环素类在酸性尿中作用较强 D . 头孢哌酮、头孢曲松、哌拉西林在胆汁中浓度较低,不宜用于胆道感染的治疗 E . 大多数药物自肾排泄,仅两性霉素在尿中浓度较低

  • 抗菌药物应用中,下列哪项属错误()

    A . 病毒感染不用抗菌药物 B . 疑为细菌感染,应先送培养标本而后经验性选药 C . 培养结果出来,根据其药敏结果调整药物 D . 当应用抗菌药物24小时未见效立即改选其他药物 E . 一般感染抗菌药物用至症状体征消失后3~4天

  •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,下列哪项叙述错误()

    A .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 . 严重创伤,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. 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. 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即可停药,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.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,首次给药后,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/2~1/5

  •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的应用中,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()。

    A . 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 . 严重创伤、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. 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,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. 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即可停药,不需要使用更长时间 E .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,首次给药后,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/2~1/5

  • 以下有关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的叙述中,最正确的是()

    A . 根据有否污染 B . 根据是否有污染可能 C . 根据手术有否污染 D . 根据手术有否污染可能 E . 根据手术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

  •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表现,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()

    A . 不能正确掌握适应症 B . 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过度依赖 C . 疗程太长,换药频繁,不做药敏试验,盲目用药 D .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 E . 不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

  •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,下列哪项是错误的()。

    A . 联合以多种广谱为好 B . 能提高抗菌效果 C . 可降低药物剂量 D . 能减少毒性反应 E . 能防止或延迟细菌产生耐药性

  • 下列有关抗菌药物的排泄的叙述中,哪一项是错误的()

    A . A.经粪便排泄的抗生素主要为大环内酯类、四环素类、利福平,口服使用的氨基糖甙类和万古霉素 B . B.氨基糖甙类和头孢菌素可经血液透析消除大部分,故透析后须加1次剂量或半量 C . C.氨基糖甙类在碱性尿中作用较强,四环素类在酸性尿中作用较强 D . D.头孢哌酮、头孢曲松、哌拉西林在胆汁中浓度较低,不宜用于胆道感染的治疗 E . E.大多数药物自肾排泄,仅两性霉素在尿中浓度较低

  •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,哪项不正确()

    A .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 . 严重创伤、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. 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. 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可停药,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.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,首次给药后,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/2~1/5

  •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,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()。

    A .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 . 严重创伤,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. 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. 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即可停药,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.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,首次给药后,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/2~1/5

  • 关于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()

    A . 清洁手术的手术野无污染,但也需要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B .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,此时应用抗菌药物属于治疗性应用 C . 为预防手术切口后感染,应针对表皮葡萄球菌选用药物 D . 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选用抗菌谱广的药物 E . 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,总的预防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

  • 下列对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叙述错误的是()。

    A.Ⅰ类切口的脑脊液分流术,可能的污染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B.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、人工晶体植入术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C.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Ⅱ类切口,可选择头霉素类预防感染 D.涉及肠道的泌尿外科手术建议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E.肺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是Ⅱ类切口,预防感染给药疗程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

  • 下列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持续时间叙述错误的是()。

    A.A.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。手术时间较短(<2小时)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 B.B.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,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,术中应追加一次 C.C.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,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D.D.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,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72小时,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E.E.清洁-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,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

  • 关于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,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()

    A.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增加手术安全性 B.严重创伤,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.肾功能中度减退,首次给药后,每次给药应给予正常剂量的15~12 D.严重感染者,在体温正常、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~4天即可停药,不需要使用更长时间 E.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,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